课程背景:
质量管理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过程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大发展阶段,随着ISO9000、六西格玛和卓越绩效模式的成功应用,质量管理更加成熟。质量的概念也从符合性、适用性,逐渐发展为满意性和卓越性。
本课程详细介绍了质量的概念、意识、质量管理的历史,以及质量管理的工具、方法的应用与实施。
本课程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所有知识点,其中也加入笔者二十多年在外资企业工作总结下来的独到的质量管理理念。本课程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普及课程,也可以作为企业实施全面质量质量管理的参考课程。
培训目标:
² 树立正确的质量与质量意识的理念
² 理解TQM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框架、目标;
² 掌握TQM的工具、方法和关键点控制
² 掌握精益管理的理念及内容
² 了解质量工具集统计技术
课程大纲:
|
一、质量与质量意识 |
|
质量的基本概念 |
|
符合性质量 |
|
适用性质量 |
|
满意性质量 |
|
卓越质量 |
|
狭义质量和广义质量 |
|
质量与顾客 |
|
正确的客户理念 |
|
质量特性(卡诺模型) |
|
质量的重要性 |
|
质量成本 |
|
质量意识 |
|
质量管理 |
|
质量管理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
|
朱兰三部曲 |
|
PDCA |
|
SDCA |
|
质量管理发展三个阶段 |
|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
|
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
|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
|
全员的质量管理 |
|
全组织的质量管理 |
|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
|
常用质量管理的工具方法 |
|
全面质量管理的要素 |
|
质量的未来 |
|
质量大师的质量观 |
|
质量文化 |
|
质量文化的内容 |
|
质量文化的构成 |
|
质量文化的作用 |
|
质量文化的功能 |
|
使命 |
|
愿景 |
|
核心价值观 |
|
质量管理系统 |
|
过程 |
|
衡量过程质量的三个尺度 |
|
过程方法 |
|
过程的系统方法 |
|
质量管理体系 |
|
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
ISO9000族的构成 |
|
ISO9000族的制定、修订情况 |
|
ISO9000族的发展沿革 |
|
质量管理基本原则 |
|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
|
ISO 9004:2009《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 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
|
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诞生 |
|
全国质量管理奖简介 |
|
卓越绩效模式的产生 |
|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
|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
|
质量教育培训 |
|
教育培训的内容 |
|
质量教育培训的实施 |
|
开展质量教育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
|
标准化工作 |
|
标准的类别 |
|
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原则 |
|
计量管理的内容 |
|
计量管理的特点 |
|
校准和检定 |
|
开展计量工作的主要环节 |
|
质量责任制 |
|
质量责任制的建立 |
|
质量信息管理 |
|
质量信息管理的任务 |
|
质量信息管理的基本步骤 |
|
质量信息系统的输入 |
|
质量信息系统的流程 |
|
方针目标管理 |
|
方针目标管理的发展 |
|
基本概念 |
|
特点 |
|
作用 |
|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
平衡计分卡 |
|
方针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 |
|
方针目标管理基本过程示意图 |
|
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
|
现场管理改善方法 |
|
狭义现场与广义现场 |
|
现场管理 |
|
现场管理的作用 |
|
企业现场管理常见问题 |
|
现场管理主要方法 |
|
目视管理 |
|
目视管理的作用 |
|
目视管理的内容 |
|
目视管理的分类 |
|
目视管理的工具 |
|
目视管理三原则 |
|
目视管理基本要求 |
|
目视管理效果的三个判断原则 |
|
目视管理三水平 |
|
5S活动 |
|
5S定义 |
|
5S的作用 |
|
5S的推进意义 |
|
1. 整理(SEIRI) |
|
定义、目的、步骤、要点 |
|
2. 整顿(SEITON) |
|
定义、目的、步骤、要点 |
|
3. 清扫(SEISO) |
|
定义、目的、步骤、要点 |
|
4. 清洁(SEIKEISU) |
|
定义、目的、步骤、要点 |
|
5.素养(SHITSUKE) |
|
定义、目的、步骤、要点 |
|
5S活动的实施流程 |
|
防错法 |
|
定义、目的 |
|
防错法的特点 |
|
采取防错的手段和方法 |
|
防错的三种思考方式 |
|
防错的思路 |
|
防错的十大原理 |
|
防错原则 |
|
实施防错法的一般步骤 |
|
全面生产维护 |
|
TPM 的定义 |
|
TPM特点 |
|
实施TPM的宗旨与目标 |
|
全面生产维护六方面指标 |
|
TPM基本框架:两大基础八大支柱 |
|
(1)自主保全 |
|
(2)计划保全 |
|
(3)质量保全 |
|
(4)逐项改善 |
|
设备综合效率OEE |
|
(5)业务改善 |
|
(6)初期管理 |
|
(7)安全环境 |
|
(8)教育训练 |
|
QC小组活动 |
|
QC小组的概念 |
|
质量管理小组的起源 |
|
QC小组的特点 |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宗旨 |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作用 |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发展趋势 |
|
QC小组的组建 |
|
QC小组课题类型 |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 |
|
QC小组活动基本原则 |
|
QC小组活动程序 |
|
QC工具的运用 |
|
QC小组活动的推进 |
|
精益管理 |
|
基本理念 |
|
精益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
|
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 |
|
七种典型的浪费 |
|
精益管理的五个基本原则 |
|
精益生产体系构成示意图 |
|
支持精益生产基础的管理工具 |
|
自働化 |
|
支持自働化的主要技术 |
|
准时化生产 |
|
支持准时化生产的技术 |
|
开展精益管理的步骤 |
|
六西格玛管理 |
|
发展概述 |
|
六西格玛管理定义 |
|
西格玛水平的含义 |
|
过程的波动与缺陷 |
|
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 |
|
DMAIC方法 |
|
定义阶段D |
|
D阶段的要求 |
|
D阶段主要支持工具 |
|
测量阶段M |
|
M阶段主要支持工具 |
|
分析阶段A |
|
A阶段主要支持工具 |
|
改进阶段I |
|
I 阶段主要支持工具 |
|
控制阶段C |
|
C 阶段主要支持工具 |
|
精益六西格玛 |
|
六西格玛管理的关键角色 |
|
六西格玛管理的推进过程 |
|
成功推进六西格玛的关键因素 |
|
质量工具概述 |
|
什么是质量工具 |
|
运用质量工具和方法的重要性 |
|
如何选择使用质量工具 |
|
质量工具矩阵 |
|
统计技术基础 |
|
数据 |
|
计量尺度 |
|
两种数据 |
|
总体与样本 |
|
抽样方法 |
|
描述总体的方法 |
|
描述样本的方法 |
|
常见的概率分布 |
|
统计推断 |
|
参数估计 |
|
假设检验 |
|
过程分析与数据收集 |
|
过程分析的主要作用 |
|
流程图 |
|
流程图的分析 |
|
扩展用法—自上而下的流程图 |
|
流程图分析的注意事项 |
|
调查表 |
|
满意程度调查表 |
|
调查方法 |
|
数据整理与分析 |
|
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步骤 |
|
数据的描述方法 |
|
饼图 |
|
直方图 |
|
绘制步骤 |
|
直方图的解释 |
|
直方图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
|
运行图 |
|
主要作用 |
|
运行图判读的注意事项 |
|
排列图 |
|
原理和作用 |
|
绘制排列图的步骤 |
|
排列图分析的注意事项 |
|
散布图 |
|
散布图的应用步骤 |
|
散布图分析的注意事项 |
|
重要度——绩效分析 |
|
重要度—绩效分析的应用步骤 |
|
重要度—绩效分析结果的解释 |
|
注意事项 |
|
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
|
头脑风暴 |
|
头脑风暴遵循四条基本原则 |
|
应用步骤 |
|
亲和图 |
|
亲和图的结构 |
|
亲和图的应用步骤 |
|
亲和图示例 |
|
因果图 |
|
因果图的应用步骤 |
|
因果图的基本结构 |
|
运用因果图应注意的事项 |
|
因果矩阵 |
|
因果矩阵的应用步骤 |
|
统计过程控制 |
|
过程质量的评价 |
|
统计过程控制SPC |
|
控制图(Control chart) |
|
控制图基本原理 |
|
常规控制图的分类 |
|
均值-极差控制图 |
|
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
|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
|
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
|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
|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
|
单位不合格数控制图 |
|
不合格数控制图 |
|
控制图的选用 |
|
控制图判断异常准则 |
|
过程能力 |
|
过程能力分析 |
|
Cp |
|
Cpk |
|
控制图的设计 |
|
合理子组原则 |
|
控制图应用 |
讲师介绍:
王登学老师:
教育及资格认证:
u 质量高级咨询师
u 多家企业质量顾问
u 曾经在多个世界500强公司担任质量职位:
u 湖南大学理学学士,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u 主要证书:
u 黑带(1999年于GE)
u 黑带讲师(中国质量协会认证)
u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讲师(中国质量协会认证)
讲师经历及专长:
u 王老师曾任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全球质量总监,建立质量目标体系及持续改善项目,并在各工厂进行推行。
u 曾担任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质量经理,在职期间制定京津高铁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并编制各个流程的质量控制文件及协调监理。
u 曾担任摩托罗拉天津,能源事业部(电池厂)质量经理,主要负责供应商质量管理,生产线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客户质量服务,体系审核等工作。
u 曾担任北京艾科泰电子部件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经理,主要负责ISO9000/ISO14000/TS16949体系的建立与维护,生产线质量控制,客户质量服务等工作。
u 曾担任GE航卫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负责生产线质量控制,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培训,ISO9000审核,并取得Six Sigma 黑带认证。
u 曾担任北内集团质量工程师,工作职责为负责发动机零部件的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分析及失效分析。
擅长领域:
u 在外资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20余年,掌握比较前沿的质量管理理论,具备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意识。
u 研发质量、供应商质量控制、IQC、过程质量控制、客户服务质量、实验室质量等等,全都亲自管理过,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
u 擅长帮助企业诊断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和不足,重新建立质量组织架构、完善质量管理系统、培养质量人才,把企业构建为一个具有先进质量管理系统和方法的组织。
u 熟练掌握质量管理和改善的相关工具,讲解以自身经历的大量案例为主,学员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主要课程:
新旧QC 7 Tools、8D报告和问题解决、测量系统分析(MSA)、统计过程控制(SPC)、试验设计(DOE)、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回归分析(Regression)、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质量成本分析(CoPQ Analysis)、质量功能展开(QFD)、5S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M)、六西格玛绿带/黑带
实战绩效:
u 在GE指导多个绿带项目。
u 在贝尔罗斯组织绿带培训,指导完成40余个项目,培养20多个绿带。
u 指导鑫达集团优化组织架构、定义KPI、建立质量信息系统、优化质量管理系统。
u 指导鑫达集团应用混料DOE方法开发和优化产品配方,实施多个DOE项目,试验结果非常精准,研发周期从几个月缩短为几天时间。
u 在光宝广州工厂,经过8D培训,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和速度明显提高,曾经半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一周之内解决了。
培训客户:
u 中国电信、神华集团、中国蓝星、诺基亚、费尔特兰、北汽、有研总院、廊坊依工、迈恩德、欧梯克工业、赛多利斯、鑫达集团等